文明薪火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明薪火  >  文明薪火
古装剧里被你忽略的“摆设”,原来大有学问!
发布时间:2024-05-21     作者:   来源: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   分享到:

如今,各式各样的影视剧层出不穷,成为人们下饭必备的“电子榨菜”。其中,古装题材因鲜明的文化辨识度、独特的美学风格而广受关注,是大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一部经典好剧总是精致到细枝末节,不只考验演员的演技,服化道同样占据重要的地位。

纵观影视作品的发展史,也有不少古装剧从非遗元素和东方美学中汲取养料,在道具上下了功夫。仔细观察便可发现,剧中看似不起眼的某个摆件、茶具、酒具、花器等,背后可能都花了心思;一餐一食,日用常行,既展现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又蕴藏着匠心独具的生活美学。

改编自经典文学名著的1987版《红楼梦》,承载着很多人的童年回忆。这部剧为大家尽情展示了一回奢靡的贵族风气,亦可一窥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的面貌。在花钱如流水的上层府邸,异宝奇珍自然随处可见。比如,用来装水仙、看似平平无奇的花盆,它是明初的钧窑葡萄紫釉鼓钉三足水仙盆。水仙盆又称“鼓钉盆”,属钧窑花器,整件花器大多仅施单色天蓝或紫釉。但这件钧窑水仙盆,以天蓝和葡萄紫两色浓淡自然交融,明艳摄人,是同类钧瓷中的上等,釉彩之绚丽宛若晚霞,而釉质之细润,犹似一泓静谧湖水,可以说是一件既实用又具观赏价值的花器,就是大蒜往里一放也衬得贵气十足了。

说到花器,再来看看贾政背后墙上挂的两只“壁瓶”。小说中提到:“刘姥姥掀帘进去,抬头一看,只见四面墙壁玲珑剔透,琴剑瓶炉皆贴在墙上。”这种“壁瓶”是诸多瓶式中的一种,专为悬于壁上或挂于轿中而设计,又称轿瓶、挂瓶。它的器型像一只完整的花瓶从中间劈开,靠壁一面平坦有穿孔,可以系绳悬挂于墙壁,做室内装饰之用。明万历年间,壁瓶十分流行,万历十九年的《遵生八笺》一书中对壁瓶如此评价:“四时插花,人作花伴,清芬满床,卧之神爽意快,冬夏两可。”可见其深受当时的文人喜爱。此间有花意,卧赏满室香,留一点闲暇品茗插花,把日子过成诗,也是一件浪漫的事。

回到近些年拍的古装剧《甄嬛传》,凭借跌宕起伏的剧情、角色的细腻刻画和精良的制作收获了很高的评价。既然讲的是清雍正年间的宫廷生活,自然又是个奇珍异玩汇聚之处。甄嬛和丫鬟流朱谈心时,远处桌上摆的瓷瓶原型是天蓝釉贯耳折方瓶。这款贯耳瓶器型大气,仿自青铜器,以恬静的蓝配上古朴的造型,实收刚柔相济之妙。瓶身通体施天蓝釉,匀净润泽,有种柔和纯净的美感。“天蓝釉”是一种高温色釉,因颜色似晴朗天空的蓝色而得名,是康熙时期创烧的釉色新品种。雍正天蓝釉瓷器的烧造在康熙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了深浅不一的两种釉色,深似雨后晴空,淡则趋于月白。

除了装饰品外,一些生活中的日常用品也透露着宫廷的富贵气息。祺贵人喝糙米薏仁汤时用的是一只精巧的青花杯,这只杯子的原型是明永乐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由进口钴料苏麻离青绘制而成,青白色的釉面光泽莹润,花纹线条生动自然。压手杯口沿处胎体较薄,顺口沿而下胎骨渐厚。这种杯型的设计是为了保持茶的温度,沿袭了宋代的建盏。杯子的重心在下,微微外撇的口沿正好压合于手缘,握时给人以沉重压手之感,故称“压手杯”。明末谷泰在《博物要览》中特别提到了它:“若我永乐年造压手杯,坦口折腰,砂足滑底……杯外青花深翠,式样精妙,传世可久,价亦甚高。”用这样昂贵的杯子喝汤,就算是难以下咽的糙米薏仁,味道似乎也变得甘甜了。

值得一提的还有《琅琊榜》。这部剧画面精良,水墨画般的场景每一帧都可以做电脑桌面,算得上是难得的佳作。誉王在府中休息时,身后的香炉原型是鎏金银竹节铜熏炉,左右两边各摆一个,暗示着他作为皇子尊贵的身份。这件青铜质地的熏炉底色鎏银,龙身鎏金,炉盖形似层叠山峦,云雾缥缈。从炉口外侧的铭文可知,此炉是西汉皇家未央宫的生活器物,也是目前能确定纪年的熏炉中规格最高、最精美的博山炉。在魏晋时期,还有许多“博山炉赋”,并将熏香和博山炉作为上层社会优越生活的标志。

这些陶瓷瓦罐、铜瓶器皿大多已历经千年,如今看到还是一眼惊艳。传统手工艺的精髓在于持之以恒的工匠精神,这样的“精雕细琢”与时下社会人们急于求成的快节奏形成鲜明对比。万事操之过急,贪图眼前利益,并不能走得长远。不管是影视剧抑或器皿物件,经得起岁月的打磨,才能成为经典。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