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西安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西安  >  人文西安
【长安里的文物】何家村窖藏:鎏金花鸟纹银碗
发布时间:2025-04-08     作者:   来源:学习强国-西安学习平台   分享到:

2.png

鎏金花鸟纹银碗

鎏金花鸟纹银碗高3.1厘米,口径10.3厘米,重136克。浅腹,圜底,腹壁较直。碗内壁饰阔叶折枝大花四株并衬以流云,外壁饰忍冬石榴卷草五组,花枝间錾刻四只各具姿态的鸳鸯、鸿雁、鸷鸟和鹦鹉。尤以昂首奔走的鸷鸟纹最为少见。内外底各饰一朵宝相花,角隅饰流云,除口沿一周,其余空白处通饰鱼子纹地。平錾花纹,纹饰鎏金。

鸳鸯、鸿雁和鹦鹉都是唐代最有代表性的飞禽类装饰纹样,其作品基本延续了整个唐代,但金银器上鸷鸟的形象却不多见。鸷鸟是鹰的一种,唐代人非常喜欢鸷鸟雄飞搏击的气势,因此,无论是绘画还是诗歌中都不乏对鸷鸟的描绘。如杜甫在《杨监又出画鹰十二扇》一诗中说:“近时冯绍正,能画鸷鸟样。”唐诗中对鸷鸟刻画最出色的诗篇当数柳宗元的《唐铙歌鼓吹曲》:“有鸟鸷立,羽翼张。钩喙决前,钜趯傍。怒飞饥啸,翾不可当。”诗歌的描绘正符合银碗上的鸷鸟形象。

此外,唐人还喜欢养鸷作为猎鹰,对此,唐诗中也有反映,如刘禹锡就专门写过一首《养鸷词》:“养鸷非玩形,所资击鲜力。少年昧其理,日日哺不息。探雏网黄口,旦暮有馀食。宁知下鞲时,翅重飞不得。毰毸止林表,狡兔自南北。饮啄既已盈,安能劳羽翼。” 唐代人对鸷鸟的喜爱,可见一斑。银碗上的纹样,正是这一习俗的体现。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