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西安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西安  >  人文西安
【长安里的文物】《熹平石经·周易》残石
发布时间:2025-05-13     作者:   来源:学习强国-西安学习平台   分享到:
《熹平石经·周易》残石拓片
石经,即刊刻在石头上的经书,其内容大多为儒家经典。西安碑林博物馆珍藏的《熹平石经·周易》残石,是现存《熹平石经》中体量较大的一块,1938年由于右任先生捐赠给西安碑林博物馆。
残石两面刻字,主要内容是《周易》的卦爻辞。正面余字28行,有可识者246字,刻《周易·下经》中“家人”至“小过”二十六卦部分文字;背面余字20行,有可识者191字,刻《周易·系辞》下传及“文言”“说卦”两传部分文字,整个残石共约存437字。从形状来看,这块残石和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两块残石属于一块完整石碑的上下部分,西安碑林博物馆藏石为下面的部分。
《熹平石经·周易》残石拓片(局部)
《熹平石经》是中国最早的官方石刻教科书,因于东汉熹平四年(175)刊刻而得名,经文全部由隶书书写,故又称为“一体石经”。
两汉独尊儒术,天下读书人均以研习儒家经典为要义。东汉后期,各种儒学经典版本众多,但依靠手抄来传播,难免出现讹误与曲解。为此,熹平四年至光和六年,为规范儒学经典版本,蔡邕等人奉诏以隶书一体写成《熹平石经》,石经内容有《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公羊传》《论语》七种书。
《熹平石经·周易》残石拓片
据载,石经共刻碑46座,每碑宽约1.4米,高约3米,全部碑文约20万字,历时9年完工,目前已发现的《熹平石经》残石共有9000余字,分别由上海博物馆、河南省博物院、西安碑林博物馆等博物馆收藏。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