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西安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文西安  >  人文西安
阎良新兴特技唢呐
发布时间:2025-05-16     作者:   来源:西安市地方志办公室   分享到:
唢呐是一种古老的民间乐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民间比较兴盛,“文化大革命”期间,破四旧时曾一度销声匿迹。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又逐渐兴起,常用于表现大喜大悲的红白喜事、年节庆典等场合的表演,经过长期的历史传承和演变,唢呐出现了众多流派。关中唢呐受秦腔曲牌的影响较大,多用吹打,其内容甚为广博。
阎良区新兴街道办事处的民间艺人袁学民,自幼师承民间老艺人赵天禄等人学习唢呐技艺,后来凭借几十年的勤学苦练,把中国民族乐器——唢呐表演得出神入化。他不仅继承了传统的口吹演奏方式和口鼻同吹唢呐的绝技,而且独辟蹊径练就鼻吹唢呐、噙刀顶转的演奏绝技,并且将唢呐演奏与传统魔术相结合,边演奏边吐出几丈长的彩条来,精彩绝伦,令人叹为观止。他表演时的器具主要有八支音高各不相同的唢呐以及刀具、花瓶、彩条、彩盘、对联、砖头、气球等,并配以鼓、锣、钹等乐器。
特技唢呐一般需要3-4人配合表演,全部锦衣打扮,2-3人以鼓、钹、锣配合其演奏,一人丑角装扮协助其特技表演。袁学民的特技唢呐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他的曲调时而欢快、含蓄、优雅,犹如含情脉脉的少女,时而高亢、激昂,穿透力强,似血气方刚的少年;他的表演时而口衔刀具顶砖,令人心惊胆颤,时而口喷烈火令人热血沸腾,尤其是那口鼻同吹八支唢呐并且吹气球的技艺更是令人拍案叫绝。
2008年6月,阎良新兴特技唢呐入选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