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发现
knowledge discovery
定义:从大量原始数据中挖掘出隐含的、有用的、尚未发现的知识的过程。
学科:管理科学技术_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_知识管理
相关名词:知识图谱 知识服务 知识工程
【延伸阅读】
知识发现指从大量原始数据中提取有价值信息与知识的全过程,是数据科学、人工智能与数据库技术交叉融合的一项关键技术。随着数据的体量、维度和复杂性持续攀升,传统的数据分析方法已经难以胜任对数据深层结构和隐含模式的揭示。知识发现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已经广泛应用于金融、医疗、商业智能、互联网等领域,成为支撑知识经济的重要工具。知识发现并不仅仅等同于数据挖掘。后者是其核心阶段,而前者则是一个涵盖数据准备、算法选择、结果评估与集成的完整流程。
其标准步骤包括:
第一,从原始数据源中抽取出感兴趣的子集,并将其转换成适合挖掘的结构化或半结构化数据格式;
第二,选择合适的数据挖掘算法,从中提取潜在的模式、关系和规律;
第三,对挖掘结果进行评估,筛选出真正有用的知识,并将其集成到实际系统中以指导决策和优化业务。
在知识发现的实践中,数据抽取与集成是基础性的而又至关重要的工作。这一阶段不仅需要构建统一的数据架构和转换机制,确保从多个异构数据源中正确提取所需信息,还需通过数据清洗、格式标准化、缺失值填补等手段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以消除噪声和干扰,提升后续挖掘的准确性与效率。可以说,没有高质量的数据输入,就不可能产生高价值的知识输出。
挖掘算法的选择对知识发现的有效性有着直接影响。目前常用的算法包括分类(如决策树、支持向量机)、聚类(如K-means)、关联规则挖掘(如Apriori算法)以及神经网络等。算法的适用性取决于数据的结构、任务的目标和最终用户的需求。例如,在文本数据中提取话题模型,需要采用自然语言处理与无监督学习算法;而在医疗数据中预测疾病风险,则更依赖于监督学习与模型可解释性。
此外,知识发现强调专家协同的重要性。数据挖掘人员需与领域专家和最终用户密切配合,在深入理解业务背景的基础上明确挖掘目标,并据此确定合理的技术路径。这种跨学科合作是确保知识发现结果具有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的关键。最后,知识评估是知识发现流程的收尾阶段。无论是通过统计指标(如准确率、召回率)还是通过业务验证(如实际应用效果),都需对挖掘出的知识进行严格审核,仅将有价值的知识集成到智能决策系统或数据库中,形成可持续使用的知识资产。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