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决定着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破并举、激浊扬清,就意识形态领域的许多方向性、战略性问题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和制度安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这一重要论断,充分说明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有力阐明了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的现实必要性。在多元思潮激荡、信息传播加速的时代背景下,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趋复杂,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是巩固思想阵地、维护文化安全、凝聚社会共识的必然要求,关乎国家长治久安与民族精神传承。
把住正确方向导向,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意识形态工作本质上是政治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要始终绷紧政治这根弦,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思想上高度认同,政治上坚决维护,组织上自觉服从,行动上紧紧跟随,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舆论导向正确,就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事业发展;舆论导向错误,就会动摇人心、瓦解斗志,危害党和人民事业。要坚持以正确舆论引导人,做到所有工作都有利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推动改革发展,有利于增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我们要把正确方向导向体现在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健全工作机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管理权。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管理权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要落实好主管主办和属地管理原则。要管理好报纸、刊物、电视台、网站、学校等意识形态阵地,离不开一套科学的管理机制,其中关键在于落实和加强相关管理原则。有关部门要承担好自己的职责使命,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使各类意识形态阵地始终成为传播先进思想文化的坚强阵地,决不给错误思想观点提供传播渠道。要提升意识形态管理的制度化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建设,制定《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对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各方面作出制度性安排;出台《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以党内法规形式明确各级党委(党组)的政治责任、主体责任,并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纳入巡视巡察范围,这些都是推进意识形态管理制度化的有力举措。
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话语权是意识形态影响力的集中体现,直接关系到主流思想文化的凝聚力和传播力。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处理好坚守和对话的关系,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也要在对话和交流中发展和壮大自身,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要立足中国国情、解决中国问题,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要坚持以我为主、主动发声,提出中国自己的概念,更主动地讲好中国故事,更响亮地提出中国主张。要创新对外话语传播表达形式,把复杂的问题简要化,用别人听得懂的语言表达中国声音,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手段进行快捷有效的传播。要寻找共同话题、遵循共同规则来进行对话,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