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明薪火  >  
管弦乐教育与演奏赋能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5-08-29     作者:李锐    浏览量:70   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的文件明确提出,“繁荣乡村文化,培育新时代文明乡风”“重塑乡村文化生态”“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

乡村是音乐创作创新的沃土,充分发挥音乐对于乡村全面振兴的赋能作用,是当前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一大趋势。新时代乡村音乐文化发展不仅要振兴民族民间传统音乐,还要积极引入优秀外来音乐。

西方管弦乐自21世纪以来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管弦乐作品不断问世,管弦乐教育与实践对乡村振兴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通过将西方管弦乐与中国乡村文化结合,既传承了传统音乐艺术,又注入了新的文化元素。既改变了乡村单调的文化生活,又提升了农民的艺术修养和精神面貌。同时为乡村青少年提供了艺术成长通道,培养了新一代音乐人才。管弦乐教育不仅是艺术传播的手段,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为乡村注入新的文化活力和发展动能。当前,推进管弦乐教育与演奏赋能乡村振兴已具备较为充分的现实条件,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音乐人才引领驱动,助力音乐教育机制创新

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要把人才开发放在首要位置。新时代乡村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必须高度重视人才的挖掘利用和培养,通过人才引领乡村全面发展。

管弦乐作为外来音乐文化,在乡村的影响力十分有限,因此,需要发挥好本土音乐院校的资源和人才优势,以人才资源逐步夯实管弦乐在乡村的群众基础。比如,可以鼓励音乐院校管弦乐专业大学生和专业演出团队、专业人士深入乡村进行管弦乐演奏和文化艺术宣传,走进乡村学校进行示范教学和演出,指导乡村文化艺术相关活动等,推动管弦乐在乡村的普及。各地音乐院校在管弦乐专业教学中也要加强乡村振兴主题思政教育,丰富教学实践活动形式和内容,带领学生走进乡村开展管弦乐演奏实践和交流。同时,乡村也应配合相关部门推进相关实习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就人才问题而言,最根本的还是要建立长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各地可组织大学生、专业人士、文化志愿者等加入乡村管弦乐教育和实践发展队伍,在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的同时,通过专业队伍推进乡村管弦乐教育事业发展。

文化资源协调整合,搭建音乐演奏广阔舞台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管弦乐顺应了乡村文化艺术多样化、创新性发展的大趋势,中西方文化艺术的碰撞将打开乡村文化振兴的新视野。

乡村一直以来就存在文化艺术资源匮乏、相关文艺设施设备不健全等问题。无论是发展管弦乐教育还是通过管弦乐演奏丰富乡村文化生活,都需要具备相对完善的硬件条件和良好的人文环境。在推进乡村管弦乐教育与演奏实践的过程中,富有特色的乡村文化礼堂与浙江音乐学院“文艺轻骑兵”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动能,为乡村文化与艺术繁荣搭建了优质平台。乡村文化礼堂作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不仅是展示乡村音乐文化的舞台,更是乡村音乐教育的课堂。越来越多的乡村文化礼堂开设了器乐培训班、管弦乐普及课程,结合“乡村春晚”“村晚”“乡村音乐节”等特色文化活动,让乡村群众近距离接触和了解管弦乐。浙江音乐学院推出的“文艺轻骑兵”作为专业文艺力量深入乡村文艺志愿服务队,不仅为乡村带去了高水平的音乐演出,更为乡村音乐教育提供了专业指导和示范教学。浙江音乐学院的师生们带着乐器走进乡村文化礼堂,手把手教授乡村青少年管弦乐相关知识,极大提高了乡村青少年的音乐素养。这种“文化礼堂+文艺轻骑兵”的组合形式,打通了音乐人才、文化资源与乡村群众文化需求的通道,有效弥补了乡村管弦乐教育中的“最后一公里”,为乡村文化繁荣注入了新活力,也为管弦乐教育与演奏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模式和经验。

音乐产业振兴发展,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指出,要强化音乐产业赋能、演出产业赋能。据此,乡村应当充分依托当地管弦乐演出企业和团体,开发管弦乐艺术与本土文化相结合的特色音乐演出项目,同时鼓励管弦乐相关企业、行业组织、工作者等加入管弦乐与乡风文明、民族文化艺术、大众生活融合的作品创编创作中。与此同时,有条件的地方应当鼓励支持管弦乐培训、互动体验等复合型业态的发展,推动管弦乐教育在乡村的进一步普及。

需要注意的是,乡村振兴过程中,音乐产业是文化产业的分支,管弦乐教育与演奏的有效普及需要同其他艺术尤其是民族民间传统音乐,以及美术、手工、舞蹈等艺术门类相结合进行统筹规划,利用其他产业带动管弦乐在乡村的教育普及和宣传。乡村旅游业的繁荣发展也能为乡村管弦乐艺术的教育宣传和演奏提供宝贵的平台和机遇。需要注意的是,文化是根本,产业是载体,乡村音乐产业和项目的创新发展必须注重文化引领,要不断丰富和创新管弦乐的人文内涵,力争实现音乐产业与乡村经济的全面深入融合。

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不仅是带动乡村经济繁荣发展,对于营造乡村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精神风貌、丰富乡村精神文化生活也有重要意义。乡村振兴中管弦乐的教育与演奏实践既需要人才和资源保障,也需要文化产业提供内驱动力;既需要观念先行,也需要机制创新。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必将是传统与现代融合、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全面振兴。

[作者系浙江音乐学院管弦系讲师;本文系浙江音乐学院科研项目(2025KD003)成果]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