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明薪火  >  
让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艺术创作中真正“活”起来
发布时间:2025-05-15     作者:简 复   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

在“国潮”兴起的当下,传统文化元素不断有了新的艺术表达方式,其中旅游演艺就离不开地域文化元素的滋养。日前,在北京举办的一场广西民族文化周推介活动,就以演出的形式再现了侗族婚恋、劳作、歌舞、民风民俗等文化元素,受到人们的关注。

我们在看到相关现象热闹非凡的同时,也要看到某些艺术创作中存在的文化元素艺术表达困境,有些艺术创作可能出于传统文化元素展示的需要止步于简单拼贴,或者因为没有真正消化吸收而无法将传统文化元素有机融入艺术表达,这会使作品缺乏艺术生命力,也会使相关文化元素只能作为“文化标本”呈现,异化为吸睛工具,消解了厚重感与独特性,非但难以拉近传统文化元素与受众的距离,还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

传统文化元素真正的艺术表达,应当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比如古人的成人礼,在古代的一些情况下可能以形式为主,并不会有太多引导性的内容,让接受者有个适应的过程。但这有个前提,就是古代接受成人礼的人在所处的社会环境、所受的教育、与长辈的关系等方面和今天是有所不同的,在此情况下接受古代形式的成人礼可以说水到渠成。对于今天的观众而言,如果没有适应的过程,就很难真正沉浸其中。这就需要艺术表达的引导了,需要创作者深入文化肌理,提炼其精髓并转化为当代人可感知的艺术语言,使传统文化在当代语境中焕发新生,并注重挖掘其中蕴含的情感元素,于历史的变化中寻找共通与不变,让观众产生共情才好真正沉浸其中。

所以,以旅游演艺等形式实现传统文化元素的艺术表达,需要“破”与“立”的双重勇气和智慧,打破符号拼贴思维定式的同时,实现对文化内涵的深度理解与创新转化,这样才能让传统文化在当代艺术的土壤中更好生根发芽,实现从“符号堆砌”到“精神共鸣”的蜕变。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